立即购买 '扫一扫'分享给朋友

aoa体育官网

  3月12日,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大抓经济 大抓基层 大抓落实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,市委、副市长张宏璞,市委农办主任、市农业农村局(乡村振兴局)党组、局长周华,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、局长马绪福,市生态环境局党组、局长毕建康,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晓燕,介绍2024年威海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,并回答记者的提问。

  2024年,威海将围绕苹果、西洋参、无花果等优势特色产业,在生产、加工、销售、农民增收四个方面做好工作。

  启动现代苹果改造提升行动,年内建设600亩以上的现代苹果标准化种植基地5处,3年内新建现代果园15000亩、高接改造1000亩,全部种植市场前景较好的威海金等品种,不断提升我市现代果业规模和质量。

  持续开展西洋参无土栽培试验研究,推进云南、重庆等地和非洲津巴布韦西洋参生产基地建设,破解产业发展用地瓶颈。

  修订完善《威海市支持乡村振兴激励政策》,在农产品全产业链建设、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20个方面给予资金支持,助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。

  强化龙头项目建设,推进文登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、环翠区省级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等项目建设,积极争取省级优势特色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、省级现代农业强县项目,年内打造2处现代化果品分拣与物流中心,1处花生、西洋参产品集散中心。

 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,今年,培育2个市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、10个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,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方式,持续提高“威海农产 品味自然”“威海苹果 甜蜜”品牌影响力。

  开展好专题推介活动,组织农产品企业参加各类食品博览会、农产品交易会,推动我市知名农产品“走出去”。培育农村电商,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“齐鲁农超”等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,拓宽威海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。

  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建设,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以上、市级10家以上,培优培强农业领军企业6家,完善“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”利益联结机制,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;

  优化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,开展农业生产全过程、全领域、全链条服务,将小农户拉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,带动农民增收致富。

  今年,威海将优化乡村人才培养、引进、使用和激励机制,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、留得住、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,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
  加大首席专家招募力度。集中发布需求,招募海内外各类人才深度参与乡村发展。评选“威海市优秀乡村振兴首席专家”20名,培育首席专家集聚特色园区,深化“一区市一品牌”创建,助力乡村产业发展。

  加大博士后引进力度。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领域博士后科研平台建设,承办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,以赛为媒,招引博士后创新人才开展技术攻关。

  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力度。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万元、一次性场地租赁补贴最高1万元、创业担保最高30万元。

  培育一批扎根农村的“土专家”。广泛开展“乡村振兴技能培训直通车”活动,抓好“威海手造”“电商销售”特色培训项目,组织实施各类技能培训80个班次,全年培训各类乡村人才6万人次。

  培育一批懂技术、善经营的“新农人”。以家庭农场经营者、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为重点,提升全市农民科技文化素养,年内培养高素质农民1500人以上。聚焦农业生产一线,选拔一批省市“乡村之星”,激励更多本土人才投身乡村。

  培育一批投身乡村的“新青年”。在乡镇事业编空编空岗的前提下,确保每个乡镇有2个岗位用于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招募计划,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建设。

  畅通高层次人才下沉基层渠道。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求,新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7个、高校科研院所团队5个,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。

  畅通基层专技人才评聘渠道。实施“定向评价、定向使用”基层职称制度,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及农业系列职称评选,拓宽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通道。

  畅通乡村技能人才评价渠道。加大涉农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力度,扩大职业评价覆盖面。举办乡村优秀技能人才竞赛活动,推动乡村旅游与特色饮食、手工艺品等深度融合,助力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全面落实《威海市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实施方案》,扎实推进“十保”“十送”“十比”工作开展,推动资源力量向农村集聚;不断丰富“乡村振兴齐鲁样板——村村有好戏”活动载体,策划开展“两节四集四赛系列活动”,持续丰富活跃民俗文化,赋能节日消费和文旅产业发展。

  开展新一届文明单位、文明村镇评选,推动文明单位和农村文明实践站结对共建,广泛组织参与多种形式服务活动,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。

  深化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,围绕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,组织开展内涵丰富、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,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、新期盼。

  坚持在服务群众中引领群众,广泛开展“文明实践我行动”主题活动,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,关爱他人、奉献社会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

  以系统化思维规划开发全市文明实践资源,打造34条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展示带,将各类文明实践阵地资源串珠成线、连片推进、连片提升,打响“千里山海·文明威海”品牌。

  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,创新打造市县两级文明实践品牌,深化“党的声音进万家”和“五为”文明实践,设计打造一批叫得响、立得住、传得开的项目品牌,切实推动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热在基层。

  整治恶俗婚闹、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,持续开展“反对浪费、文明办事”移风易俗行动,推进婚、丧、寿、节等新礼仪改革。

  深化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,坚持与中华传统美德、信用社会建设、涵育时代新人、文明培育实践创建、网络道德建设等贯通融通,常态化开展宣传宣讲,强化典型示范,选树发布一批“美德之星”等先进典型。

  推进美德和信用进村庄工程,推广美德信用超市、美德积分、暖心食堂等应用场景,评选宣传一批乡村美德信用优秀案例、诚信文化品牌和文明家庭、身边好人,推动美德威海和信用威海建设取得新成效。

  2024年,威海将坚持“因地制宜、梯次推进、建管并重”,学习运用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助力乡村生态振兴。

  印发年度工作通知和工作计划,组织召开年度工作推进会议,明确年度治理任务、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,督促区市尽早开工建设,确保按时完成年度省定42个村治理任务。

  强化工作督导,定期调度并全市通报,现场督导治理进度,对进展缓慢的发送提醒函、督办函,对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现场帮扶指导,共同解决问题、推进治理。

  立足我市农村实际,在原来纳入污水管网、集中拉运、建设集中污水处理站等4种模式基础上,新增集中生态处理、“黑灰分离+单户或联户生态处理”等2种治理模式,因地制宜推进治理工作。

  以资源化利用为导向,探索采用效果好、低成本、易运维的治理技术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、可借鉴的治理模式。

  将运维管护纳入区市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,督促区市落实好责任,逐步建立有制度、有标准、有队伍、有经费、有监管的专业化运维机制。

  市级持续开展抽查检查,定期开展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,发现问题及时移交区市,找原因、定措施、抓整改。

  加强宣传引导,将节约用水、禁止污水乱排乱放纳入村规民约,发挥村民监督作用,不断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和满意度,营造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浓厚氛围。


aoa体育官网
版权所有(C)aoa体育官网首页APP(中国)·注册下载登录 2001-2016 蜀ICP备10007043号-1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 ezheko